携手同行,共创辉煌!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隔不断的武水情

发布日期:2020-02-12 来源:武汉水务集团
  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一个令人刻骨铭心的节日。城市封闭,交通停运,众志成城,抗击疫情。足不出户宅在家里,就是为社会作贡献;暂时的隔离,就是为抗击疫情最后的胜利。
  水是生命之源。保障市民基本生活,城市供水、排水24小时不能停,安全优质供水,污水处理达标排放,武水人用岗位坚守,战斗在抗击疫情保障民生的一线。在这份执着的背后,是永远隔不断的武水情!
  夫妻双双舍小家
  程飞是武水集团水务工程公司经理,熊莎丽是武昌供水部后勤服务中心工会主席 。生活中他们是夫妻,工作中他们是同事,在抗击疫情保供水的一线战场,他们是战友。
  
  熊莎丽正在安排供水服务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
  1月 23日,得知武汉封城的那一刻起,作为武昌供水部后勤中心的负责人之一,熊莎丽意识到既要做好一线供水服务人员的餐食保障,又要确保防护消杀物品储备不断档,任务艰巨。她和中心主任商量,放弃休假,迅速成立后勤保障队。
  熊莎丽第一个报名:我必须每天到单位负责,不然我不放心。困难她却只字未提,每天早上6点多出门,开车从硚口宗关赶到位于武昌小东门的单位,开始一天的后勤保障工作。
  
  程飞在火神医院现场组织指挥供水管道铺设
  1月23日下午,程飞接到了保障火神山医院供水的建设任务,时间紧,担子重,他立下军令状,保证完成任务。他迅速带领100多名水务工程建设者赶往蔡甸。而此时,程飞的姐姐,一位战斗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因感染病毒在家隔离治疗;而同为“白衣战士”的姐夫仍坚守在医院一线,身患绝症却没日没夜抢救患者。他一方面担心姐姐、姐夫的身体,一方面还要照顾年迈父母。临行前,他把家中老小交到熊莎丽手中。
  熊莎丽心里清楚丈夫肩负的重担和使命,同时也没有忘记自己作为后勤保障人员的职责。此时此刻,全力抗击疫情才是重中之重。望着家中年迈多病的公婆和不会做饭的儿子,她心一横,把看家的任务交给了儿子:“儿子,你爹已经冲在最前线,和时间赛跑。妈妈也必须到单位去负责,你自己学着做饭,照顾好爷爷奶奶。”
  2 月 2 日晚 9 时许,经程飞和100多名水务建设者共同努力,1400 多米火神山医院内部供水管道全部完工通水,医院用上了安全优质的自来水。
  每天,熊莎丽坚持到岗位,指挥食堂人员开展餐饮工作;负责对接基层单位物资发放;督促大院办公区域的卫生消杀,抽查门卫值勤人员对进入人员的体温测量。每天,她第一个到,最后一个离开。
  熊莎丽表示,他们夫妻作为武水人,能为医护人员和病患早日用上更好的医疗环境,为供水服务人员能吃上可口的饭菜,做什么都值。
  疫情不止我不退
  当金口水厂党支部书记成钢和厂里14名干部职工在《疫情期间封闭运行职工承诺书》郑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时,他们就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把自己隔离在生产岗位上,确保水厂24小时不间断安全运行。
  
  金口水厂职工签下的承诺书
  金口水厂,是一座日供水能力为50万吨的大型自动化水厂,位于四环外的偏远市郊,肩负东湖高新区的保供重任,同时也是雷神山医院的主供水厂。为保障雷神山医院安全优质用水,厂领导班子身先士卒带领生产骨干签下《疫情期间封闭运行职工承诺书》,承诺“疫情防控,从我做起,安全保供”,至今已坚守十多天。他们以厂为家,放弃与家人团聚,怀着对亲人的思念,坚守雷神山医院的生命水脉。
  和金口水厂一样,当面对封城后的交通不便,武水集团所属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的干部职工,积极报名,参加驻厂突击队。一时间,“我报名”、“我报名”在各个厂的工作群里争先恐后,一支支突击队迅速成立,准备好生活和防护活物资,放下对家的牵挂,义无反顾,住在厂,吃在厂,守在岗。
  在武水人的心中,为了确保市民“勤洗手”的水,安全优质、24小时不间断,为了城市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会一直坚持驻厂,守护生命水脉。并许下“疫情不止我不退”的铮铮誓言。
  向险而行保供水
  2月2日,汉阳七里新村田先生家中突发无水。田先生为高度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在家隔离。接到工作任务后,汉阳管线所副主任刘勇提醒大家穿好防护服:“供水保障不分对象,危险也要上。”经过现场维修,田先生家中的用水问题得到解决。
  越是艰难的时候,越要保障居民的生活用水,特别是对隔离的患者,更要用心付出,对每一位供水服务人员而言,这是职责,是使命。
  
  维修人员在现场检修
  2月8日上午10点,汉口管线所接到大智街泰宁社区反映:泰宁街27号规划小区5楼立管漏水,小区已有多位确诊和疑似患者,请抢修人员做好防护。用户的诉求就是命令,正在值班的管线所副主任潘厚峰没有犹豫,他动员队员:“我们虽然不能像医护人员那样直面疫情,但守护市民的生命水脉,我们责无旁贷。”
  潘厚峰组织队员穿好防护服务,带队赶到现场,进入漏水单元楼内,发现是DN50的立管漏水,维修人员立刻着手对破损位置进行抢修,此处抢修完毕后,他们又再次赶往下一个维修现场。
  从除夕至2月10日,武水集团为解决用户用水问题,出动供水服务人员2000余人次,应急车辆1000余台次,抢修用水故障500余笔。
  守望相助见真情
  2月6日上午9时,汉口供水部香港路大院内,在“加油”、“点赞”声中,已做好各项防护工作的硚口维修队队长孙涛驾驶着车辆开往古田四路,去接高度疑似的职工前往位于武昌的武汉市七医院进行核酸检测。该职工自29日凌晨发现自己发烧后,到普爱医院做CT检查,显示双肺感染,因妻子、儿子和怀孕5个月儿媳妇都已隔离,家里又无私家车,只得无限期的等待。
 
  孙涛做好防护,在同事的加油声中去送病患同事就医
  得知此情况后,管线所主动与其所辖社区取得联系,询问详细办理流程,与此同时,硚口队队长孙涛也主动请缨,于2月6日上午,在做好安全防护后安排车辆将其送往医院进行核酸检测。
  对于武水人而言,武水集团更像一个大家庭。特别在非常时期,同事之间更是守望相助,同克时坚。
  心系“白衣”解燃眉
  那些不幸感染的医护人员,仍在表达重返抗疫一线的愿望;那些防护服的背后写满相互鼓励的话语;因为没有防护用品而嚎啕大哭的医护人员.......
  在新闻视频中,看到这一幕幕,让汉阳供水部管线所职工徐巍既感动,又心痛,防护服就是“白衣战士”对抗病毒的武器,没有武器怎么能上战场制服病毒?春节期间,徐巍总想着尽自己的能力,为一线的战士们做点什么。
  他听说一位朋友在网上组织了民间募捐助力医护的活动,就报名参加了。在这公益群里,徐巍和大家一样积极捐款。
  在群内,大家都有各自的分工,有人负责对接医疗资源,有人负责联系医院,有人负责物资运送车辆。徐巍主动请缨,在市场资源紧俏的情况下,负责采购防护物资。他积极与外地在口罩、防护服生产企业的朋友联系,采购了医疗级别的防护物资共计70万元。1月27日凌晨,2万多个口罩,1万多件防护服,经仙桃运抵武汉,分别捐给了协和医院、武汉市陆军总医院、一医院、三医院、五医院、七医院。
  
  徐巍筹集的医用防护服
  在为医院筹集防护物资的过程中,徐巍看到了武水集团干部职工战疫情、保供水新闻,也为自己作为一名武水人而自豪。在户外环境中施工,抢修人员同样要做好自身防护,杜绝感染风险!在防护服原料缺乏的情况下,他四处求人,自费购得90件防护服,捐给了武水集团。他希望一线战斗的干部职工,在全力保障民生的同时,也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徐巍表示,自己虽然不能像“白衣战士”、供水抢修人员那样,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冲锋,但一定要做他们坚强的后盾,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