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水业集团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确保首府城市供水安全
一、精准防控,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
疫情发生以来,乌鲁木齐水业集团党委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坚决贯彻党中央及各级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
(一)强化组织领导。结合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成立水业集团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魁梧任组长,党委委员、总经理梁新育任副组长,集团其他班子成员、高管和组织部(人力资源部)、办公室、安全保卫部负责人为成员,统筹负责集团公司疫情防控工作。1月26日以来领导小组先后召开4次专题会,分析、研判防疫形势,安排疫情防控工作。党委班子成员按照《防疫工作领导小组检查指导分组安排》,分别深入基层供水一线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解决一线防疫和供水运行的实际困难,确保防疫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二)细化防控措施。制定下发了《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坚决贯彻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通知》《关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的通知》《水业集团防控新冠肺炎应急预案》《水业集团防控新冠肺炎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疫情防控文件,对开展疫情防控、供水运行、服务保障等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并结合疫情防控和供水保障工作实际,组织各单位开展了应急演练,提高了基层单位处理突发性事件的应对能力。
(三)强化生产、办公场所等防疫管理。从1月25日开始,对集团公司机关和各基层单位生产、办公区域实行封闭式管理,禁止外来人员、车辆进入。各基层单位在单位进口设立体温检测点,每天对员工进行体温检测,发现体温异常的第一时间按照程序上报信息并做好留观、隔离和移交,每天定时对办公区域、食堂进行消毒,对进入厂区车辆的轮胎及车体进行喷洒消毒。疫情防控期间,关闭单位食堂就餐区,自带饭盒在办公室就餐,避免聚集感染病毒。
(四)强化人员管理。借助信息手段,精准摸排员工动向,逐日统计、汇总员工动态数据。对出疆、出乌人员特别是去湖北的人员实行定位跟踪,无遗漏全面摸排到人,严格落实返乌人员最新情况和有无感染病毒疑似症状相关情况零报告制度,并监督做好隔离人员的防控工作。对在乌员工,以最少人数、最高效率确保城市供排水安全为原则安排人员在单位值守,实行硬隔离硬封闭,值守人员严格落实戴口罩、测体温、消毒等防护措施,尽可能减少人员聚集。集团公司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员工思想工作,通过OA、微信、QQ工作群等方式,及时向广大员工宣传防疫知识和中央、自治区、市委市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工作部署,开展正面宣传引导,使员工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意识,坚决做到不恐慌、不侥幸、不信谣传谣。全体干部职工思想稳定,未发现任何违纪、违规行为。
二、加强从源水到供水全流程管理,确保供水安全
乌鲁木齐水业集团始终秉承优质安全供水理念,全年供水不停工,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从集团公司到基层单位,坚持班子成员带班,靠前指挥,组织精干力量24小时值守一线,针对源水、水厂生产、水质、供水保障等,制定多种措施,积极应对,全力保障供水正常运行。截至目前,全市供水安全平稳,没有发生一起供水事故,维护了首府的正常社会秩序。
(一)加强重点水利设施运行管理。源水各单位将防疫要求落实到水库、渠道、输水管道安全运行工作中,加强设施防护、巡查和日常观测,确保设施安全,同时坚持“能引尽引”“能蓄尽蓄”开展引蓄水工作。
(二)加强制水生产管理。水业集团下辖制水厂7座,总设计制水产能为156万方/天,因部分水厂运行时间较长、工艺设备老化及对地下水限采要求等因素,实际产能为138万方/天。疫情防控期间,各制水厂严格按要求做好生产区域防疫工作,采取封闭管理措施,按照《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健全技术规程》规定加强制水工艺全流程管理,强化设备设施巡检维护,各制水厂安全平稳运行。
(三)加强水质管理。加大水源地防护力度,将水源地巡查调整至每日1次,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水源地卫生防护工作。增加原水水质监测频次,每天进行取样检测,及时掌握水质情况,确保原水水质安全达标。提高出厂水和管网水余氯指标,结合新型冠状病毒粪便传染的特性,自2月2日起,将各制水厂出厂水余氯指标调整到不低于0.6mg/L,管网水余氯由国标规定的不低于0.05mg/L调整到0.2~0.5mg/L,同时加强对水源水与出厂水粪大肠菌、耐热的监测,防止新型冠状病毒以自来水为媒介进行传播。疫情防控期间为确保城市供水水质安全,加氯消毒是较为安全有效的消毒方式。2月1日至2月14日水质监测中心开展原水、出厂水、管网水、调蓄水池检测共1458次,出厂水合格率100%。通过客户服务公众微信平台及市政府网站公示出厂水水质检测(42项)及管网末梢水质检测(42项)数据,水质正常稳定,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四)加强供水管理。结合疫情防控期间城市供水情况及天气变化情况,提前对城市供水需求进行分析和研判,制定系列供水应急保障方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水业集团调度中心实时监测管网运行状态,借助信息化手段,通过管网远传信息平台24小时监测供水管网远传监控压力、流量变化,及时发现隐患,及时进行处置,并充分利用各制水厂管网联络关系与各调蓄水池“夜蓄白补”作用,提升应急能力,保障了供水管网安全运行。从现阶段制水量看,城市日用水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
三、扎实做好供排水服务保障工作
疫情防控期间,水业集团秉承“三个服务”企业宗旨,以更高标准、更高质量要求开展服务工作,切实保障用户的正常用水需求,保障排水畅通。
(一)供水服务保障工作。各供水公司对我市2000余公里管线及设施进行巡检,安排业务人员、抢维修人员、调压人员24小时待命,根据水业热线派发的维护单据进行维修作业和故障排除。安排专人根据辖区供水压力随时进行调压,确保城市居民用水正常。针对辖区重点用户、医院、大型社区等加强线上沟通,及时了解用水情况和要求,全力保障用户生产、生活用水和医疗供水。
(二)便民缴费工作。水业集团注册居民用水24.3万用户(未包含单位总表用户1.2万户),水业集团开通了微信、支付宝、通信运营商、银行等多种移动端支付平台,居民用水中19.7万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APP在家中完成查询缴费,也可到做好防护措施的利安超市网点缴费;IC卡的4.6万户现阶段仍需在各辖区供水公司进行充值。针对IC卡充值防疫问题,水业集团提出疫情防控期间IC卡充值的管理要求,各供水公司分别制定了用户缴费管理规范,有效避免人员直接接触。
(三)供水抢修工作。水业应急抢修中心从1月24日开始坚持每天2名领导带班、14人在岗,24小时待命,配备挖机、土方运输车等3台机械,随时准备赶赴现场抢修。按照派发单据,及时开展抢修作业,保障居民正常用水。
(三)排水服务保障工作。排水公司承担着市区800余公里市政管网及近3万余座窨井的养护清掏疏通工作。疫情防控期间,排水公司领导、职工共计36人24小时值守,配备各类处置车辆19辆,坚持每日对车辆、人员、机械进行消毒,安全、快速应对突发事件,为市民解决排水堵塞问题。1月24日至2月15日共接到12345城管热线单据及市民来电20起,处理各类排水管网故障19起(市政4起,撤村建居7起,自建8起)。
(四)水业热线服务工作。水业热线24小时安排客服人员接听解决供水业务咨询,自1月24日2月14日接单据2878起,其中涉及一般性业务咨询2541起、故障申报34起、表具维护260起、溢水跑水40起、排水冒溢3起。需现场解决的业务通过工单方式下发抢修中心、供水公司、排水公司,由各单位留守待命人员现场及时解决。
(五)安全值班值守工作。水业集团坚持“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稳定”,严格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和干部值班制度,认真做好维稳值班和安全保卫工作,确保了单位辖区的稳定,为供排水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抗击疫情是一场无声的攻坚战,水业集团全体干部职工目标一致、使命相同,疫情一刻不解除,保水一刻不松懈,水业集团将继续用可靠的用水供应,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贡献。
乌鲁木齐水业集团有限公司
2020年2月16日